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2023年工作要点
2023年,是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学校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省特色高校提升计划、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双擎牵引”为抓手,以体系建设为支撑,以数字赋能为动力,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快构建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完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深化学分银行终身学习服务平台建设,打造老年教育等国家级示范基地,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动广东加快形成高质量特色终身教育体系,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开新局、立新功。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面向学校全体党员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教育培训。深入开展“六学六讲强担当”学习实践活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统领全局、统揽工作。不断完善“理论课堂+网络课堂+实践课堂”三位一体理论学习模式,继续开展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教职工每月政治理论学习,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学校改革发展各方面全过程。(刘文清同志统筹,宣传统战部牵头负责,党政办公室、组织部、学生工作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配合。)
二、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将党的领导落实到学校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认真落实《关于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若干措施》,坚持把政治建设作为各级党组织的根本性建设,加强对党忠诚教育。严格执行省委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十项制度机制,常态化抓好学校贯彻落实。统筹推进党的组织、宣传、统战工作,协调推进工会、团委等群团工作,加强和改进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工作。(刘文清同志统筹,党政办公室牵头负责,组织部、宣传统战部、人力资源部、校工会、校团委等配合。)
三、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打造“思政第一课”品牌,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建好“改革开放史”在线课程。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加强网络思政教育,全面建设“大思政课”,培育一批课程思政典型。深化“三全育人”,推进“五育”并举,不断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发挥学生社团育人功能,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强化新时代职业素养培养,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建立健全高质量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刘文清同志统筹,瞿志印同志、宋波同志协助,宣传统战部、教务部、学生工作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按职责负责,各二级学院、中职教育部、公共课教学部配合。)
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专题研究、分析研判和情况通报机制。严把信息发布审核关,落实“三审三校一通览”工作机制。加强对课堂教学、讲座论坛、学生社团等的日常监管,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管好新媒体,落实指导教师责任,杜绝脱管漏管。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和跟踪研判,强化预警监测,提升舆情应对和处置能力,加强网络信息员和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刘文清同志统筹,宣传统战部牵头负责,学生工作部、教务部、各二级学院、中职教育部配合。)
五、构建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认真落实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和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完善基层党组织体系,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深入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扎实培育党建“双创”项目,推进学校基层党组织品牌化和信息化建设,切实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严把发展党员质量关。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大力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提高党员教育管理成效。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谢锦群同志统筹,组织部牵头负责,各党总支、党支部配合。)
六、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好干部标准,结合学校实际,做好干部队伍建设分析研判,稳步推进干部调整配备工作,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重视干部梯队建设,健全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机制,有计划推动优秀年轻干部多岗位锻炼、到上级部门挂职或跟班学习等。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干部队伍整体能力素质。进一步优化干部考核机制,突出干部政治素质考核和实绩考核。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激励干部敢担当善作为。(谢锦群同志统筹,组织部牵头负责。)
七、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强化政治监督,大力推动政治监督的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加大执纪审查调查力度,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筑牢“不能腐”的制度堤坝,完善制度体系,强化制度执行。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办好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从思想上固本培元,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坚持严的基调正风肃纪,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巩固深化巡视、审计整改和成果应用。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形成监督合力。(刘卫红同志统筹,纪检监察室牵头负责,审计工作部配合。)
八、打造精准服务区域发展的一流学科。对接广东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需要,加强学科专业顶层设计,合理安排发展布局、招生与培养规模,重点发展适应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学科专业,加快建设“智慧康养”类、智能制造类、机械工程类、计算机科学类,以及金融科技、物联网技术、数字媒体艺术、非遗文化保护等学科专业及专业群,为广东“走在全国前列”提供人才、智力和技术支撑。打造示范性产业学院品牌,高标准推进省示范性产学院建设,积极推动健康产业学院发展。加快完善一流学科建设机制,做大做强省级重点学科老年学,构建支撑新兴交叉学科老年学发展的特色学科群,统筹推进老年学省级重点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等3个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形成“1+3+X”学科格局,牵引特色高校的整体建设。推动“学科群+专业群+平台团队”的联动机制,探索“学科群+专业群+体系协同”的建设模式。依托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争取成为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瞿志印同志统筹,科学技术部牵头负责,教务部、招生与合作部、各二级学院配合。)
九、推进省域“双高”与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扎实推进省域“双高”建设工作,强化建设过程管理。围绕双高建设任务调整优化实训场地、教学资源等。完善专业群建设机制,加强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建好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4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强工业机器人技术、财富管理、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数字媒体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等5个校级高水平专业群。(瞿志印同志统筹,教务部负责,后勤基建部、各二级学院配合。)
十、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加强一流课程资源建设,健全学校数字教育资源标准规范。建立名师名课等优质资源遴选和引入机制,提高学校数字化学习资源整体水平。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创新职继融通的教材建设模式。构建行动导向的“互联网+”“VR/AR+”教育新形态,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推进特色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做好学生专业技能大赛和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备赛工作。优化教育教学成果培育机制,加大教育教学成果培育力度。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深入实施1+X证书制度、现代学徒制等。加强国开教学业务工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瞿志印同志统筹。教务部负责,招生与合作部、信息化建设部、国开教学部、各二级学院、中职教育部、公共课教学部配合。)
十一、创新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机制。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与监控,建立健全体系二级教学督导机构,完善课程教学监管制度与课程考试监控制度。加快推进教学质量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创新推进教学质量评估工作,持续改进人才培养质量跟踪,用好用足教学评价数据,完善评价结果运用。(王宜奋同志统筹,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牵头负责,教务部、信息化建设部、各二级学院、中职教育部、公共课教学部、远程教育学习服务中心配合。)
十二、建设高水平“一体化双师型”人才队伍。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改革,抓牢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健全“内培外引”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完善教师发展服务机制,为教师队伍人尽其才提供“沃土”。聚焦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及专业群,多形式多途径精准引才。推进“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打造掌握开放教育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鼓励引进行业企业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建优建强行业企业技能大师、能工巧匠师资库。做好省级人才项目申报工作。落实集团办学人事调配、岗位聘用、中职职称评审等各项工作,推进集团化办学人员融合。建立“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师德标兵”常态化评选机制。(谢锦群同志统筹,人力资源部负责,国开教学部、各二级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职教育部、公共课教学部配合。)
十三、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及港澳台教育交流合作,完善国际交流合作管理机制。深化与现有国际合作单位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师生交流互访、师资培训,开展课程资源共建、科研合作,探索共建研究生基地等。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探索在港澳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境外学习中心。推动二级学院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鼓励二级学院形成自身国际化发展特色。(刘文清同志统筹,港澳台和外事工作部负责,教务部、科学技术部、各二级学院、学分银行管理中心配合。)
十四、增强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加强现有省级科研平台建设,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强化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整合国内外优质专家资源,继续推进现有4个学科团队和5个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组建新一轮开放大学体系科研团队。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推进与技术先进企业、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加强有组织的科研创新,推进企业研发、技术服务等。推进国家重大招标课题子课题的开展工作,促进标志性项目的建设和标志性成果的产出。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规范性。加快科研管理网络系统建设,提升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瞿志印统筹,科学技术部负责,各二级学院配合。)
十五、持续加强依法治校工作。深入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深化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完善学校党政各类议事决策机制,充分发挥教代会、学术委员会作用,进一步做好学校党务校务信息公开。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持续优化管理机制,健全常态化效能督改机制,以法治工作测评为抓手,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认真开好“双代”会,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完善三级工会机制,充分发挥校级工会、二级工会、工会小组作用。落实破“五唯”要求,深化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引导教职工将学术成果与学校中心工作及岗位工作密切结合。(刘文清同志统筹,谢锦群同志、孙平同志协助。人力资源部、发展规划部、校工会按职责负责,党政办公室、教务部等配合。)
十六、积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依托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推进粤港澳三方在资历框架及行业资历等级标准实践应用、质量保障等方面展开合作,组织开展粤港资历框架对接研究项目,启动粤港澳三地养老服务业资历等级标准研制等,探索开展粤港专科层次学历互认。建设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终身学习资历名册,建立大湾区资历互通和学分互认机制,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资历互认及人才交流合作。加快推进学分银行实体中心综合一体化项目建设,强化学分银行信息平台应用,迁入广东省数字政府政务云运行,研制广东终身教育资历名册暂行办法。积极开展各类学习成果积累、认定和转换,加快推动广东各教育类型之间、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等的沟通衔接,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刘文清同志统筹,学分银行管理中心牵头负责,教务部、各二级学院配合。)
十七、深化服务健康中国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依托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项目“智慧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汇聚全国智慧养老行业企业优势资源,打造“五大智慧健康养老中心”,力争成为国家级示范基地,形成全国终身学习样板。大力发展老年教育,推进基层老年大学示范校建设,努力建成全省老年教育标准和示范。(瞿志印同志、王宜奋同志按分工统筹,教务部、继续教育学院(老年大学)按职责牵头负责,后勤基建部、法政学院等配合。)
十八、推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广东乡村振兴教育“云浮模式”,培育、遴选乡村振兴教育示范单位,拓展乡村教学网点。建设农村职业教育示范基地,实现专业链、教学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努力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资历成果与开放教育、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加快制定我省农村“两委”干部、新型职业农民学历证书及学历课程、资历成果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类及业绩类等成果间的学分认定、积累和转换,助力农村“两委”干部、新型职业农民学历、能力“双提升”。(瞿志印同志统筹,乡村振兴学院负责,学分银行管理中心、继续教育学院配合。)
十九、持续加强办学体系建设。深入落实开放教育优化提升工作,激发体系发展动力。做好2023年度基层开放大学绩效考核工作,以考核指标为导向,提升体系内涵建设。推进基层开大学校领导能力提升工程,制定实施基层开大校领导培训计划,分区域组织若干次专题研讨培训会。深入落实基层开大联系人制度,切实为基层开大排忧解难。做好体系建设专项验收工作,督促检查项目建设进度,提升体系建设成效。(孙平同志统筹,发展规划部负责。)
二十、拓展终身教育和职业培训。打造城乡一体新型办学网络,持续推动基层开放大学设立老年大学,建好广东终身学习网。依托全省办学体系,构建覆盖全省城乡的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职工教育、乡村振兴教育新型办学网络,高质量建设职业培训精品课、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乡村振兴教育优质共享课程资源,为广东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提供智力支撑,着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大力开拓非学历教育服务渠道。开展2023年度省教育厅“新强师工程”项目、SYB创业/网络创业等职业培训项目。开展基于业务模块的全省体系的培训和业务会议。(王宜奋同志统筹,继续教育学院(老年大学)牵头负责,教务部、信息化建设部、各二级学院配合。)
二十一、推进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横向融通。扎实推进省特色高校提升计划、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认真抓好高职院校办学条件达标工作。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坚持“职继融通”一体化办学,完善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沟通衔接制度,继续做好中职教育与开放教育专科一体化人才培养、高职教育与开放教育本科衔接式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推进人才培养方案融通,加强专业群、课程融通发展,高质量建设“职继融通”专业标准。(瞿志印同志统筹,教务部负责,中职教育部、各二级学院配合。)
二十二、推动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各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相衔接。推动中职办学资源整合,深入实施现代学徒制、1+X证书制度,持续做好三二分段、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建设一批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示范专业。整合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省级品牌专业等优势资源,总结学校长期本科层次办学经验,积极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助力广东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瞿志印同志统筹,教务部负责,中职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各二级学院配合。)
二十三、促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双向互通。坚持以资源共享为核心,扩大非学历教育资源供给,积极推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双向互通。充分发挥省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办公室平台作用,深化职业教育招考“书证融通”模式,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升级。建设一批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互通的优质课程资源,推动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创新协同发展。(瞿志印同志统筹,教务部负责,学分银行管理中心、学习型社会研究中心、各二级学院配合。)
二十四、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推进智慧养老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广州校本部校史馆和学分银行实体中心建设、中山校区四期工程、南环路工程和白云山学生宿舍装修改造等项目的基础建设,加强基建工程日常监管,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做好重点零星工程项目的实施。继续推进二期图书馆工程鉴定和推进中院案件审理结案,力争彻底解决图书馆工程历史遗留问题。继续推进白云山校区和中山校区一期、三期工程、师生食堂、10#学生宿舍、1#人才公寓的竣工备案及房屋产权证办理工作;加强与中山市政府拆迁专班沟通协调,积极全力配合拆迁办理相关工作,推进中山校区剩下土地证的办理。(宋波同志统筹,后勤基建部负责,教务部、学分银行管理中心、健康产业学院配合。)
二十五、统筹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认真落实“乙类乙管”下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做好师生健康检查,围绕“保健康、防重症”,最大程度保障师生健康。积极推动疫苗接种,加强健康驿站建设与管理,强化学校防疫物资和医疗用品保障。充分发挥卫生副校长作用,密切与属地卫生健康部门沟通合作,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引导师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宋波同志统筹,防控办牵头负责,党政办公室、宣传统战部、保卫部、后勤基建部、学生工作部、人力资源部、教务部等部门及各二级学院配合。)
二十六、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加快推进“校银合作”项目建设进程,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强关键信息系统建设,优化网络安全体系,建好、用好智慧校园基础平台,建设数据治理中心,做好一站式服务大厅项目,做到“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实现业务协同、流程优化、结构重塑、精准管理,有效提升教育管理效率和决策科学化水平。构建一体化的开放数字教育资源中心,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积极利用数字技术,积极探索多样态学习,充分运用慕课、微课、虚拟现实等多种方式,提供泛在、多元、智能化的学习环境、学习生态,发展富于效率、充满活力的线上教育大课堂,加快构建平等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伴随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深入推动终身学习。(瞿志印同志、宋波同志按分工统筹,信息化建设部教务部按职责牵头负责,财务部、后勤基建部、各二级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老年大学)、终身教育服务中心配合。)
二十七、持续提高师生获得感。推进中山校区学生公寓建设项目立项,深化校区美化绿化工作,做好“学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