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开放大学 | 广东老年大学
理工新闻
学院动态
媒眼理工

快速通道

VPN 校历 公众号

学院动态

入心见行 奋斗当“夏”:学校暑期工作纪实(二)
发布时间:2025-08-14        作者:宣传统战部整理       审核:陈业林        编辑:匡芹        来源:宣传统战部及各相关部门、单位         点击:

编者按:暑期以来,全校上下坚持放假不放松、学习教育不断线、工作不停步,校园处处涌动着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的热潮,聚焦“十五五”规划编制、“双高”建设、重大课题申报、招生就业、校园环境改造等重大任务和重点工作,奋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现推出暑期工作系列报道,记录这些普通但又闪耀着奋斗光芒的瞬间。


暑假期间,在学校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和示范带动下,各部门、单位和广大干部师生凝心聚力,坚守岗位,忙碌在一线,用务实的行动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思想引领,凝心铸魂

组织部统筹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回头看”、自查评估及总结报告等工作,调度推进落实情况6次,确保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组织参加全国高校基层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42人次,组织处级以上干部参加中国干部网络学院学习,着手修订完善学校党建工作制度7项。学生工作部做好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划与实施,部署开展暑期大学习,推动队伍高质量发展。中职教育部(附属职校)召开暑假学习教育线上交流会,结合工作实际畅谈学习体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精品课程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在校内外专家严格审核指导下,56个核心脚本撰写全部定稿,56个课程微课已录制完成。课程建设团队积极推进微课后期制作和配套教学资源系统化建设,构建立体化支撑体系,以数字技术赋能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多维联动,精准服务

由学校承办的2025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省开幕式近日在深圳大鹏新区举行。学习型社会研究中心积极参与活动周开幕式的筹办及相关会务工作,圆满完成开幕式选址、学校宣传展板内容设计、终身教育岭南学术研讨活动材料准备、全国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代表和“百姓学习之星”代表参会邀请等任务。

学生工作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在哪,安全教育到哪”。中职教育部(附属职校)严格落实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要求,提高师生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学生工作部建立留校学生信息台账并动态更新,做好留校学生综合服务。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和就业信息填报工作。开展线上心理咨询,回复信息50多条,落实家校沟通125人次,发出推文等信息40条。派出14支“资助政策下乡”行队伍共165人赴全省16个乡镇开展宣讲。

财务部坚持企业微信线上财务服务“不断档”,及时处理紧急报销业务、解答财务咨询。设立专项经费“绿色通道”,助力各专项工作的顺利推进。积极推进财务信息化工作,配合优化学习者缴费服务、更好维护学习者权益,配合编制2025级高职新生入学指南、保障新生顺利报到。

招生与合作部坚守岗位,回应考生与家长招录政策、办学专业等咨询数日均千次。推进覆盖全国 10 个省(区)的高职招生录取工作,实时跟进录取进程。统筹协调录取通知书的设计、印刷、信息核对等环节,高效完成8000余份录取通知书的制作和寄发工作。中职教育部(附属职校)强化服务意识,为各分校办证、学生查询学籍等提供及时有力的支持服务。

以赛促学,实践育人

机电工程学院(标准化学院)9名师生留校备战第18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摘得电子类团体赛一等奖。

中职教育部(附属职校)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组织参与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技能成才,强国有我”、“匠心传承,技能报国”等赛事,收到作品123件。

人工智能学院师生紧扣“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主题,由专任教师、辅导员组建指导16支实践团队,勇当“百千万工程”和“双百行动”建设的生力军,赴东源县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队助力柳城镇完成影像采集,开发智慧导览系统;开展儿童暑期公益夏令营,探索“AI+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普及急救知识技能,让急救教育数字人智能体成为守护群众生命健康的“好帮手”。活动做法和成效获南方+、网易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

机电工程学院(标准化学院)组织3支队伍共48名师生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健康产业学院组织护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师生团队,组建24支队伍赴河源、东莞、中山等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把课堂搬到晒谷场、祠堂和党群服务中心,通过手把手教学、情景模拟演练等形式,让312名村民掌握心肺复苏(CPR)、海姆立克急救法及农村常见急症处置,提升乡村急救能力。


各部门(单位)暑期工作剪影


版权所有 2009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  联系电话:(020)83502785   招生咨询电话:(020)83505073  粤ICP备05008834号
学院信箱: xb@gdrtvu.edu.cn  党委信箱: dw@gdrtvu.edu.cn  校长信箱: xz@gdrtvu.edu.cn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