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青年学生追梦圆梦的重要际遇。”3月20日,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文清在白云山校区,围绕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和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以“感悟创新中国力量,奋力书写广东高质量发展‘青春答卷’”为题,给健康产业学院全体学生讲授“思政第一课”,勉励大家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鼓足闯劲、干劲和冲劲,勤奋学习、拼搏进取,为推动广东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贡献青春力量。
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刘文清向同学们传达了今年全国两会精神,指出这次全国两会是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相关团组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充分肯定过去一年工作,深入分析国内国际形势,深刻阐明经济大省挑大梁的着力点,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三方面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具体部署。
“广东具有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厚实基础和独特优势。”刘文清向同学们宣讲了今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讲述了广东围绕经济大省挑大梁的着力点担当作为、奋发有为的生动实践。她表示,广东产业规模大、体系全,拥有制造业全部31个大的门类,集聚了9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专业分工细、应用场景多,好的成果、好的创意能够迅速转化为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广东拥有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和东莞散裂中子源、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等“国之重器”,正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以广开作为服务高质量发展
“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教育要进一步发挥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刘文清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就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提出明确要求,这也是对我们在新征程上以更大作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勉励和鞭策。
刘文清和同学们一同回顾了学校波澜壮阔的办学历程,指出学校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人民至上、育人为先,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累计培养各类毕业生180多万人、占全省高校同期毕业生总数逾12%。他们在全省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摸爬滚打、辛勤奉献,为广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经济总量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国家探索开放大学办学模式试点单位之一,学校强化使命担当、深化改革创新,形成了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系列经验做法。刘文清介绍说,一是坚持系统观念,坚持一体化协同发展,推进“开放教育和职业教育”双模式下的“职继普”融通一体化人才培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二是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积极对接地方发展需求,用心用情服务民生需要,建设广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发展老年教育和乡村振兴教育,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自由流动、银发经济发展和乡村人才振兴;三是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和集聚优质学习资源,搭建全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刘文清表示,我们要聚焦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巩固和拓展办学成果,奋力谱写服务教育强省、教育强国建设新篇章。
以青春之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青年的命运始终与时代进程相连、共振。”刘文清向同学们讲述了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运行、国内首台1.2万米深智钻机成功交付、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等国家系列卓越成就背后可歌可泣的青年奋斗事迹,指出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刘文清强调,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同学们要珍惜时代际遇,不负青春韶华,奋力谱写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青春答卷”。一要树立创新意识,勇于挑战自我。敢于突破传统束缚,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敢于尝试新方法新思路,用创新的精神和实践去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二要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立志成为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人才,在成就自己的同时成就他人,在广东这片处处充满创新的沃土上成就一番事业。三要肩负历史使命,勇于担当作为。传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优秀企业家精神,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用青春和汗水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精彩篇章。

刘文清校长授课

师生们认真听课